站内搜索
健康教育
科室介绍
 
健康教育  

保健三言
http://www.cqcsyy.cn   2010年6月3日

  我们对人体的诸多功能可谓如数家珍,却常常忽略它从事的一些让生命延续的最重要活动。血液有缓冲的妙处,而脑脊液竟被称为大脑的“枕头”,或许,这些你从未听说过。

  以下便是你所不知道的人体自救的6个惊人秘密。  1 肺泡周围的活性物质

  肺里称为肺泡的微小气囊表面有一层像肥皂一样的活性物质,当你呼气,将氧气中体内排空的时候,这种物质可令肺泡脆弱的薄膜(厚度不足0.5毫米)不会粘连在一起。

  诚然,你不会用这种东西去从事清洗工作,但如果没有它,你每次的呼吸或许都是你生命中最后一次。

  2 干骺端血管  骨骼的作用可能就像脚手架,除了支撑身体的重量外,还能从事许多其他方面的工作。我们多数人清楚,骨髓可以生成重要的红血球、白血球及血小板,但对骨骼特殊的供血机制很少注意。

  供血的管道通过覆盖在骨骼上的薄薄一层薄膜进入骨骼内部,这层薄膜称为骨膜。如果没有这种循环,你可能会缺少免疫细胞,要是没有免疫反应,任何暴露给细菌的举动都将带来致命后果。

  3 神奇的胃粘膜细胞  人体消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些参与者是胃粘膜细胞分泌的激素。例如,当你感到腹中空空的时候,大脑会向胃粘膜细胞发送信号,提醒其分泌胃泌激素。

  胃泌激素是一种刺激胃液分泌的激素,胃液中具有溶解食物所需的盐酸。胃泌激素还含有胃蛋白酶,可将蛋白分解,刺激肝脏产生胆汁,进而令人体吸收脂肪。

  要是没有胃泌激素,你将不能从牛排或煎蛋中吸取更多的养分。

  4 血液缓冲的妙处  若要保持健康,人体血液的pH值必须保持在相当狭窄的区间内——7.35~7.45。要做到这一点,血液会建立自己的由分子构成的缓冲系统,血液酸性过高时,分子吸收多余的氢离子;血液碱性过高时,分子则释放更多的氢原子。

  倘若没有这套缓冲系统,血液要么酸性过高,要么碱性过高,使人体内的酶无法正常从事它们的活动,有毒物质迅速积累,你将在短时间内死亡。

  5 时刻检查心脏健康的心包膜  心包膜是指形成心脏周围液囊的薄薄一层薄膜,有助于这个拳头大小的肌肉保持在正常部位,不会过度扩张。

  如果没得过心包炎,你或许连心包膜在哪儿都不知道。所谓心包炎,是指因发炎或受伤等问题造成心包膜发炎的情况。 旦发生这种状况,膜衬会变厚,挤压液囊和心脏之间的液体,心脏由此更难供血。

  6 大脑的枕头——脑脊液  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的液体,充满于大脑和脊髓等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之中,功能就像枕头一样,如果头部受到重击,会给大脑提供缓冲。

  脑脊液还会将某些激素输送至大脑,通过与血液混合,令有毒物质远离它们。另外,这种液体还可减轻头部对脑干施加的压力。
  《听心斋客问》中说:“心归虚静,身入无为。动静两忘,到这时候,三宫自然升降,百脉自然流通,精自化气,气自化神,神自还虚,不必安炉立鼎,采药物,看火候,而所谓‘三元八卦、四象五行’,悉在其中。”

  求“静”之法还应在生活中常用,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,淡泊明志,宠辱不惊。

  我在积极主动“运用意识”的同时还注重形体锻炼,因为“神”和“形”是不可分割的整体。锻炼形体时,我遵循的原则就是重整体而不重局部、重全身而不重某个部位。

  《太极拳歌》中提醒我们:“变换虚实需留意,气遍全身不少滞。”正因为气滞血瘀,我们的身体才会出现某些病变。

  因此我认为,当某个部位或器官出现病变,只活动此处是没有多大的效果的,要活动就得从“头”到“脚”,活动头则“鹤首龙头”,活动肩则“寒肩缩项”,活动手则“立掌分指”,活动腰则“俯身拱腰”,活动胯则“转腰涮胯”,活动膝则“膝跪足面”,活动腿脚则“弹腿翘足”。

  通过上下活动,从“头”到“脚”都“照顾”到了。常此活动就会使你有“身轻如燕”、气力充足之感觉。  顺便强调一下,腰是人体中的关键部位,“命意源头在腰隙”,只有把腰活动开了,才是活动了我们身体的重要部位。

  “节阴阳而调刚柔”,就是很好地涵养道德。我在生活实践中体会“涵养”二字的真谛。“涵”是包容的意思,“养”是培育、温养的意思。

  涵养生命道德的内容在于涵养五脏之神的道德,“以仁民爱物之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,克除杀机以养肝,使怒不生”,“以谦谦礼貌之容与恭敬之心对人对事以养心,克除淫乐”。

  心主礼,对人有礼,对己养心。养心的情绪在于恭敬,因为“敬以直内”,一敬就敬到生命活动上就是养心。嘴上说一套,心里想一套,就变成了虚伪了,虚伪的人易伤心。

  “以敦厚诚信之心待人接物以养脾,克除机诈谋虑之心。”养脾就是“敦厚诚信”,就是说了话算数,干事情要言而有信。

  “以见义勇为之侠肝义胆来履行自己的义务,则集气以养肺而克除肃杀与悲愤之情。”这样“集义养气”、“养浩然之气”属养肺的范畴。

  “以聪睿智慧、戒慎恐惧来提肾气,以保证肾的蛰藏之职的实现。”肾主蛰藏,要藏得好就要“戒慎恐惧”,要“慎独”,耍小心地考察自己,不要犯错误,要有“如履薄冰”的感觉。这样就实现了肾的主藏功能。

  涵养道德很不容易,正因为不容易,所以才有“得道者凤毛麟角”的现象。

  除此之外,我认为人应该吃苦,要“黄连树下弹琵琶,苦中作乐”,以苦为乐。以苦为甜。苦是一种难受的感觉,正因为此,它能把自己的意志力激发出来。有了坚强的意志力,就能“不管风吹浪打,胜似闲庭信步”。

  对待生命也是这样,我认为发热、咳嗽等现象,都是人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保护性反应,如无特殊情况,不应用药物强行抑制,只要稳住心态,生命体就会按其固有的程序自然整合,并进而提升自身的有序化程度。

  为此,我常常以“七苦诗”自勉:“苦苦苦无限,不苦苦无穷;苦尽甘来时,方知苦是功。”

  以上是我修身的方法,也是我健身的诀窍。最后,我愿以《黄帝内经》中的“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,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”来与读者共勉。

 


(阅览次数:17962次)  【  】 【关闭】